close
下一張(熱鍵:c)

《三峽好人》是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的最新作品,在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高荣誉的金狮大奖
賈樟柯的電影一向關注小人物的悲喜,拍攝角度也很獨特。雖然有人認爲他的片子比較沉悶,但是我反而很欣賞他那種默默用攝影鏡頭描述的手法。那些光怪陸離的大片大製作,我們難道看得還少麽?什麽是不沉悶?就是無數的電腦特技,無窮的鋪排,強大的演員陣容?


《三峽好人》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但是簡單不等于單薄
一個在歷史上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城市(重慶奉節縣),因爲三峽水利工程,要在兩年之内消失。對於無數祖祖輩輩和奉節千絲萬縷拉扯不清的老百姓來説,他們沒有什麽選擇的餘地。他們可能都想不到更深層的譬如說環保啊文物啊之類的主題,他們只能是接受,沒有所謂的自願,只有接受這一個結果
不能指望他們能說出多麽悲壯的話語,他們只能像螻蟻一般,日復一日的為活著而活著。最大的自豪感,可能就是10元人民幣後面有著三峽的圖案吧,即使這個圖案也將不久就會消失


昨天看到有人說賈樟柯的拍攝手法過於旁觀,於是顯得缺少關懷。我實在無法苟同這一看法!
什麽叫做旁觀?什麽叫做缺乏關懷?
我覺得一個導演,選擇這樣一個主題,這本身就是一種關懷
我們不需要導演本身的感情抒發
如果看完這部電影,你被那群最底層人們的困難以及對苦難的沉默所打動了,這就不是旁觀


賈樟柯在電影中幾乎全部採用方言,因爲正好是重慶方言,所以我們聼起來覺得很親切 :P 
其實大量采用方言可能會對電影的流通造成一些不便,但是方言卻是可以更好的表達人物的感情色彩。我無法想象,整個奉節縣的貧苦大衆如果都說普通話,那會是多麽滑稽的一個場景
賈樟柯所擅長的現實手法在這部電影中也凸現無遺,那些市儈的乃至於粗俗的市井語言,那些破舊不堪的旅館,那些生活在最低層的民工的生活場景……
更有意思的是導演也運用了一些超現實的表現手法,比如那拔地而起像火箭一樣升空的廢墟,比如玩遊戲機的劉關張,比如影片最後在空中走鋼絲的特技……導演很巧妙的把很多複雜的情緒用這樣黑色的超現實手法呈現出來,讓人覺得很新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adishhb 的頭像
    radishhb

    简单的幸福

    radish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