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图片来源:新浪娱乐
这个周末是属于《色*戒》的周末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可以说是我最近几年看过最好的电影,虽然这个故事太让人压抑”
“一部电影,愿意让人回味每一个细节,讨论每一个情节,争论每一个冲突,这样的电影,就是好的电影”
以上两句话,是我老公的影评,也是我们的共同感受
在看《色戒》之前,我已经看了很多影评,有赞有贬,从爱情到政治,从导演到原著,各种讨论不一而足也精彩纷呈
说真的,在看电影之前看影评是一种很不安全的做法,因为太多过早植入的印象可能会误导对电影的理解。但是李安是一个很有功力的导演,他用无比细腻的手法讲述的这个故事,让我们完全沉浸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任何干扰。那两个多小时,我们眼中我们心中,只有李安的这个故事
首先,我觉得李安对这个故事和故事中人物的处理是很中性的,没有不少影评中所谓的美化或者丑化。电影做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当然是允许艺术的第二次创作的。所以,我的感受只代表我的理解。我相信包括导演本人,也只有一种他自己的理解,而观众的理解已经是导演所不能控制的方面
有人说电影美化了易默成这个角色,对汉奸的美化是绝大部分人无法接受的。这甚至也是我们在看电影之前的一个担心
但是实际上就我们所看到所有情节,我们并没有看出对易的美化,最多的也就是对一个汉奸残存的人性的表现。这一点我觉得是合理的,也是中性的。换句话说,电影对他人性的描写,不会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人或者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只能说,这些人性的描写,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更真实的让人憎恶的坏人
电影并没有为他开脱或者说美化,电影用足够的镜头和台词展现了这个汉奸的残忍和卑鄙
他残杀自己的同胞,因为这些同胞在对付外贼的入侵
他把自己的洋楼钻戒丰衣足食都建立在那些饱受亡国之苦的中国同胞的痛苦之上。我们能看到李安对于日占区人们凄惶无助看不到未来的很多镜头描述,我想这些镜头已经表明了导演的态度
但是,残忍无良的汉奸有他自己的恐惧,也有他自己的情不自禁和意乱情迷
我不觉得这些情绪代表导演对他的同情,因为爱和恐惧这两种情绪不是只有好人才能拥有
他的这些扭曲和无奈也不会消弱他做为汉奸的可耻,反而就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无耻而继续做,反而更加的无耻
所以,就我看到情节和我的理解,我不认为李安对于这个汉奸有什么同情和美化的成分,因为没有人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同胞还可以被原谅
也有人说电影丑化了抗日革命者,这一点我也是不赞同的
首先,就如同汉奸有了爱和恐惧的情绪仍然是汉奸一样,革命者有了恐惧和怯懦也仍然是英雄。正因为他们知道恐惧,但是还选择了去做,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畏
关于重庆的老吴焚烧掉王佳芝的家信那个情节,我不认为是李安对革命者的诋毁。因为做为一个中统情报局受过正规训练的情报人员,老吴的做法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如果他不那么做,那么牺牲的不仅是王佳芝,还有更多参与这次刺杀的中国人
所以我觉得如果不能理解老吴的做法,只能说大家对于那场生死一线的战争太仁慈了
同样,老吴不愿意立刻结束对易的刺杀,我觉得也是正确的
如同老吴所说,他的妻儿都死于易的手上,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恨这个该死的汉奸。但是他需要知道那批用于抗日的军火去了哪里,这些比他妻儿或者说他自己以及所有革命者的生命还要重要
“胸藏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老公说,很多人对于这部电影的不舒服可能也在于这部电影会给人一个感觉:所有的男人都蜷缩在一个女人身后,等待一个女人的牺牲来成全一次抗日刺杀的成功
但是这一切都是没有办法选择的
老吴说过:易的保护森严,他们没有办法接近他除掉他,之前受过严格训练的两个女特务都被易识破了,这个时候的王佳芝是唯一可以利用的棋码。我不认为利用是一个多么不好的词,从儿女情长来看,这一切可能确实很残忍,但是对比南京大屠杀,哪一样更残忍?

再来说说电影里面的几个有争议的镜头
爱国学生刺杀汉奸老曹的血腥场面
这个场面确实很血腥,当时的情绪紧张压抑得让人无法呼吸
我觉得这正是导演厉害的地方
就因为当时的那几个爱国学生都和我们每一个看电影的观众一样,是有着爱国热情却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所以他们面临的恐惧慌张和震撼,也和我们一样
导演很到位的把这种情绪传染给每一个观众,让我们看到,这是一件多么残酷和不简单的事。刺杀一个汉奸,不是手起刀落的痛快瞬间,杀人者和被杀者都在挣扎
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情欲场面
三场情欲戏每一幕都有不同的情绪传达。但是所有的床戏都只有发泄、扭曲、压抑和痛苦,没有很多人关注的“激情肉欲和冲动”
那三场床戏只能让我们看到,在没有未来的时候,两个人是怎样的痛苦和扭曲,导演很到位很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我认为把焦点放在冲动情欲戏上,希望从中得到某种满足的观众,如果你们不失望,那么我对你们很失望

用细节讲故事是李安的拿手好戏,所以这部电影里面有太多太多的细节,比如王佳芝在同意加入刺杀易的行动时,她把手放在了她心仪的邝裕民手上的, 比如易和王在伞下相互勾引又有些躲避,窃喜又有些担忧的眼神,比如王佳芝在第一场情欲戏之后嘴角的笑容,比如那留在咖啡杯上面鲜红的口红印记……
在所有场景中,我觉得最吸引人的有两幕
一幕是王为易在日本酒馆唱《天涯歌女》的场景
我没有具体的语言来形容描述那个场景,李安很厉害的丝丝入扣的把那种绝望的感觉写入了王和易的心里,也写入了观众的心里
我相信,易是在那一刻爱上了王
易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但在那一刻,他放弃了所有的自我保护,他的眼泪在那一瞬背叛了他的所有伪装坚强
就如同我文初所讲“恐惧不是好人的专利”,无助也不是,凄惶也不是,虽然易死有余辜,但是他也可以拥有他的软弱和凄凉
另一幕当然是在钻石店里,这一幕梁朝伟的演出简直无懈可击
他迷醉,他茫然,他惊觉,他仓皇逃跑
梁朝伟的眼神让人一再回味,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那种感觉就是“只有梁朝伟可以”
很多人在评论梁朝伟的演出时,太关注与那三场床戏,我只能说,梁朝伟的精彩远不止此。有的演员话里有话的说“梁朝伟太厉害,自己做不到”,我也觉得“梁朝伟太厉害,你们做不到”
其实我并不认为王佳芝爱上了易默成,即使在钻石店里,我也没有能感觉出王对易的爱情
我的感觉是,易爱上了王,王被易感动了
这种感动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钻石,而是像易那种把自己包裹得非常深非常谨慎的一个人,在王的面前,放开了自己,暴露了自己。这种信任是和爱情一样具有杀伤力的
我想,王佳芝不愿意这样的易默成在这样一个迷醉的时刻死在自己手上,可能换一个时刻,王可以有杀掉易的决心,但是在那一刻,她软弱了,她的天平倾斜了
我不认为李安对于王佳芝的这种选择有褒扬还是贬抑的态度,我始终认为李安是很中性很细腻的讲述一个故事,对于这样的故事结局,不同人有不同人的判断
我只能说,就我来看,我当然不赞同王佳芝的做法,因为她的意乱情迷让其余5个人一起丧失了生命,同时一个罪大恶极的汉奸没有得到应该有的惩罚
但是,我也能理解王佳芝为什么做出那样的选择。理解不等同于赞同,但是我们需要有勇气来承认这种我们不赞同的东西的真实存在

整场电影是一个让人从泪流满面到欲哭无泪的过程
最初的爱国学生“中国不能倒”的话剧,让我哭得甚至有些微微发抖
我不认为我身边的美国人能有“China will not fall”的身同感受,因为他们没有这种切肤之痛
就像李安说的,美国的本土在二战期间没有被侵略过,他们的人民没有被奴役过,所以他们最多拥有的就是同情和理解,但是那种永远不能忘却的痛楚,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刻感受
当李安的镜头一点点看似冷静的对准那些敌占区绝望的生活,我心里那种痛在一次次加深,而且无法释怀
绵里藏针,这就是李安的手段
王佳芝和易默成之间的相互折磨刺激扭曲和绝望,让整部电影的压抑达到了高潮。电影的后半部分,我心中是那么的悲哀和压抑,却没有一滴眼泪
压抑,绝对的压抑
压抑,无法开解的压抑
这是真正的绝望
看完电影之后,我和老公一路无话
老公破例连抽两只香烟
这种沉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我们才能开始讨论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细节和我们的理解
“一部电影,愿意让人回味每一个细节,讨论每一个情节,争论每一个冲突,这样的电影,就是好的电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dish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